就在“雙十二”即將開始的前一天,很多人還在糾結這個時候的包裹,會不會像“雙十一”那會兒一樣,得等上很久才能拿到手里。
網上很多快遞公司包裹如山一般,分揀人員被埋在快遞包裹當中的圖片也加重了這份焦慮,“這得到什么時候才能全部分類分完啊”。
位于杭州丁橋的東部軟件園的一家企業正在解決這個問題。
按照杭州輕巧科技有限公司老總馮茹意的說法,目前,公司根據圓通快遞要求,制作的應用機器人識別技術對快遞包裹進行自動化分揀的設備,已經完成了80%,也就是說,“在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了,只要通過實際試運行,每個快遞公司都可以使用這套設備”。馮茹意說自己對試運行很有信心。
機器人分揀 每秒識別兩三件快遞
第一套基于機器人識別技術的快遞分揀設備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,但對于未來的應用,馮茹意很有信心,“‘雙十一’的時候,天貓有571億多的銷售額,全國跑在路上的快遞有5億件,這些快遞,都是靠人工,一件一件分揀出來的,這件去紹興,那件去廣州,需要很多的人工才能實現快速分揀。這就是為什么要花10天左右才消化完畢全部的快遞”。
機器識別系統的運行原理是這樣的,整個造型類似機場取托運行李的履帶盤,只要把快遞按照快遞單朝上的位置放置,履帶自動運行后,設置在上方的掃描器就可以開始掃描。按照一般的速度,每秒掃描的效率是2到3件,每分鐘可以達到150件左右,一個小時就是9000件左右。
經過分揀后快遞會分流道不同的區域,接下來,直接裝車往下轄分公司出發就行了。
而人工的速度,即便是每個人每秒分揀1件,1個小時下來只有3600件。這個數據,只是理論速度,并沒有考慮疲勞性、視覺偏差和精力不集中帶來的差錯和延時。事實上,從一家快遞公司了解到的情況,一個快遞員每小時能夠不出錯分揀1000件快遞,就已經是極限了(紹興物流公司www.lawsdigital.com)。
機器用不著休息,只要有需要,24小時連續工作都行,這樣一臺機器,一天下來,就可以頂上至少27個人的工作效率。當然,機器也有分析不出的時候。馮茹意說,履帶盤走過兩圈,要是還識別不出的話,就成了疑難件,最后人工再分揀一下就行了,這樣也只是多了1個人而已,“每個公司只要把條形碼分布輸入電腦,都可以實現自動分揀,所以,這個系統,全國的快遞公司都能用”。
解決全國快遞難題
萬萬沒想到,一個可以解決全國快遞難題的公司,只是今年4月成立,6月才正式開始運營的新興機器人公司而已。
順便說一句,這筆訂單的發布方圓通快遞,其最初的發源地,也就是在丁橋。
輕巧科技在東部軟件園扎根后,用短短半年時間內,申請美國專利1項、歐洲專利1項、國家發明專利10項,并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、實用新型專利2項。
公司還聘請焊接機器人著名專家、中國焊接機器人專委會主任、長江學者陳善本教授等擔任高級顧問。研發團隊由紹興交大、浙江大學專家、博士和本公司機器人行業資深專家、工程技術人員組成,全部6名研發人員,擁有碩士以上高學歷,以及高級職稱的有4人。
目前,丁橋的東部軟件園已經有30多家企業入駐,還有17家企業即將進入,根據錢江新城的樓宇資源共享政策,進駐市民中心的大浙網、騰果科技、騰越網絡等騰訊下屬產業,也是屬丁橋范圍的。這就是在《智慧丁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》當中,“北有東部軟件園、南有騰訊產業園”的規劃。
智慧產業帶給丁橋的,除了高新技術應用外,還有預計每年2000萬元以上的利稅收入,以及引進大型項目、風投和拓展總部經濟的無限可能。
丁橋未來的智慧產業有多強?
丁橋其實是個歷史沉淀很厚重的地方。
清末明初時期,丁橋鎮名為丁蘭鄉,是中國民間“二十四孝”當中,孝子丁蘭(記者注:二十四孝之刻木事親,反映的是“子欲養而親不待”的意思)的故鄉。南宋人吳自牧寫的《夢梁錄》卷十四有文字記載:“丁蘭母冢,故居在艮山門外三十六里丁橋之右,母死,刻木事之如生,冢在姥山之東。”
為了紀念丁蘭,丁橋鎮現在還有丁橋和蘭橋兩座石拱橋,距今千年。
1962年,丁蘭鄉改名為丁橋鎮,在上個月,江干區人民政府發布公示,丁橋鎮改名丁蘭街道。目前,改名工作還在進行當中。
現在的丁橋,已經不再是當初定位為以保障房為主的區域,而成了一個擁有30多個已建或在建商品房小區的大型居住區,接納了25萬中心城區人口的丁橋,正在經歷一個變革。
丁橋作為智慧城鎮試點,今后一段時間內,全力打造的“國內一流現代化中心區”。
今后的丁橋,北面將以東部軟件園為主要平臺,以同協路、臨丁路、大農港路“一縱兩橫”為骨架,整合創新孵化園、嘉德威鋼琴、建塘留用地科技樓宇項目等30萬平方米的樓宇資源,加快引進信息軟件企業。
南邊的騰訊大浙網總部平臺,除了騰果、騰房、騰谷等騰訊旗下移動互聯網企業的落地外,還將引進微信周邊產品、智慧家居、智慧金融等產業,并力爭引進華數產業園平臺。
信科集團、騰訊中國移動互聯網研究院等項目進駐丁橋正在加速落實中,杭鍋與菜鳥網絡合作也將使丁橋成為區域物流數據中心。
在重點發展信息軟件業的當下,這些具有“龍頭”效應的總部經濟,將為丁橋帶來“龍頭+集群”產業生態。 www.lawsdigital.com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8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7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6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5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4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3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xydt/2014/1213/112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wlzx/2014/1213/123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wlzx/2014/1213/122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wlzx/2014/1213/121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wlzx/2014/1213/119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wlzx/2014/1213/120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gsxw/2014/1213/111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gsxw/2014/1213/110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gsxw/2014/1213/109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gsxw/2014/1213/108.html http://www.lawsdigital.com/xwzx/gsxw/2014/1213/107.html
上一篇:推進信息共享打造物流“超級跑車”
下一篇:“雙業聯動”鐵路為紹興企業推出貨運改革試點產品